有價無貨的沉香 海南沉香木更是稀上加稀
在《南溟奇甸賦》中,大力稱贊家鄉(xiāng)海南的物產(chǎn):“而物之生也多奇相,草經(jīng)冬而不零,花非春而亦放……物產(chǎn)有瑰奇之狀:其植物則郁乎其文采,馥乎其芬馨。”他所說的芬馨植物,指的是沉香樹等。
沉香樹是海南的特產(chǎn),《辭海》說沉香亦稱“伽南香”、“奇南香”,常綠喬木,葉革質(zhì),卵形,有光澤,春季開花,花白色,產(chǎn)于印度、泰國、越南、中國海南等地。沉香是珍貴的香料與藥材。《瓊州府志·物產(chǎn)》曰
:“沉香似冬青樹……內(nèi)心乃香。”《虞衡志》曰:“沉水香,上品,出海南黎峒,一名土沉香……環(huán)島皆有之,又以出萬安(今萬寧市)者最佳……香尤籍蘊豐美……焚少許,氛翳彌室。”
海南古時盛產(chǎn)沉香,盡管“環(huán)島皆有之”,但此物然是奇物,大受鐘愛。《輿地紀勝》卷124說:“沉香,出萬安軍(今萬寧市),一兩之值與百金等。”“一兩之值百金”的高昂價值,使沉香成為海南島上的寶貝。被貶到海南島的蘇東坡在《沉香山子子賦》中詠道:“金堅玉潤,鶴骨龍筋,膏液內(nèi)足”。
海南沉香,從宋朝開始,就成為朝廷的貢品,后又成為商品。成為商品后的海南沉香,價格越來越高,求者貪婪,在利益的驅(qū)使下砍伐無度。目睹沉香被“竭澤而漁”,蘇東坡坐不住了,他曾作詩抨擊亂砍沉香的行為。蘇東坡以敏銳的目光,洞察到“貪人無饑飽”,狂砍沉香取利,一定會造成嚴重后果。
蘇東坡的憂慮后被歷史所證實。明清時期,海南沉香采砍更為嚴重,清康熙時期,崖洲知州張耀士看到沉香被砍嚴重,冒著被罷官的危險,大膽上書朝廷,請朝廷遂免沉香作為貢品。張耀士說:“瓊郡半屬生黎,山大林深,載產(chǎn)香料。伏思沉香乃天地靈秀之氣,千百年而一結(jié)……由此沉香之種料盡矣。若候再生再結(jié),非有千百年之久,難望珍物之復(fù)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陳銘樞在《海南島志》中寫道:“沉香中的上品,香味極佳的伽楠香(又稱奇楠香),此物現(xiàn)出產(chǎn)已較稀。”
如今,海南沉香更是稀上加稀,成為名副其實的有價無貨的寶貝了。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邱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