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六國將加強基礎建設 云南廣西受益
云南和廣西將受益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各國還努力建立一個共同的能源市場,并且建立資訊超級通道。大湄公河地區包括柬埔寨,緬甸,老撾,泰國,越南和中國的云南和廣西兩省,總人口為3.2億。
經過第三次峰會,湄公河流域六國的總理通過了一項今后五年的行動計劃,計劃強調了需要改善湄公河流域各地區的交通和競爭性。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改善和擴大交通網,包括道路,鐵路,水路和空中航線。
與會者都承諾擴展交通網絡,包括建造一條從中國云南省昆明市通往新加坡的鐵路。中國總理溫家寶表示,中國將撥款兩千萬人民幣,以展開連接鐵路的可行性研究。
同時,老撾總理波松要求鄰國和亞洲開發銀行,協助建造一條從泰國途經老撾,前往越南的鐵路。六國領袖也為老撾境內一條新公路主持開幕,這條長達6500公里的公路連接北京和新加坡,料將促進沿途各國的貿易和旅游業。
六國的其他合作領域還包括將該區域發展成單一的旅游目的地,并展開了“生物多元化保護走廊”的試點項目。格林伍德說,這次峰會的主要目的是在建設基礎設施后,如何進一步加強大湄公河次區域的融合,逐漸將重點移至“軟件”方面。
中國參與經濟合作引爭議
湄公河地區經濟合作項目在1992年由亞洲開發銀行發起,成員包括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六國,宗旨是加強經濟聯系,消除貧困,促進發展。自那以后,各成員國都經歷了高速經濟增長,并且快速減少了貧困。不過大多數的開發項目都沒有包括緬甸。
亞洲開發行為整個項目提供1/3的資金,他們自從80年代末以來就停止對緬甸這個由軍政府管制的國家進行投資。亞洲開發行的主要股東,諸如美國和英國,堅持對緬甸軍政府進行制裁。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就成了緬甸最大的資助國。不過湄公河流域的國家中許多對中國不斷加強的作用感到不安。美國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葛瑞思說,中國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很顯然是要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通過跟這些國家的緊密經濟聯系來解決中國一些貧窮地區的問題;第二是要讓東南亞國家相信中國的和平經濟發展,中國不會因成為威脅到這些國家利益的區域強國。
葛瑞思還表示,中國為了推動西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在湄公河上游的瀾滄江興建了八個水電站,這雖然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急需的電力,但卻給下游的東南亞五國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中國目前還不是湄公河委員會的成員,而這個委員會的主要任務就是應對湄公河流域的環境退化。葛瑞思說,如果中國不跟湄公河流域國家舉行工作級別的磋商,而只是讓中國總理每三年出席一次高峰會,既不能給解決環境退化提供資源,也不是在認真正視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