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大合作產業為重點 進一步提高成德綿對東南亞開放水平
省委九屆四次全會決定,將南向開放合作擺在四川開放合作戰略的突出地位。東南亞是距四川最近的海外市場和四川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地緣、歷史文化傳統、資源稟賦、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產業結構和市場狀況等都決定了東南亞必然是四川對外開放的重點。 成德綿地區是全省外經貿包括與東南亞經貿合作的主要集中區。2007年,成德綿地區與東南亞的進出口貿易額約占全省的60%,東南亞企業在成德綿地區的投資約占對全省投資總額的80%,在東南亞投資的27家四川企業,有20家來自成德綿地區。 但是,成德綿地區與東南亞之間的經貿合作水平還不夠高。從雙方各自的經濟技術實力、相互需求來看,合作還有很大潛力和廣闊的前景。成德綿地區應抓住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機遇,以十大合作產業為重點,以園區(基地)建設為載體,“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分層次、多形式地將與東南亞各國的經貿合作提高到新水平。 成德綿地區與東南亞應重點打造以下十大合作產業: 農業和農產品加工合作產業。雙方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動物資源豐富,在水稻、蔬菜、水果、林木、畜禽、水產品飼養、飼料生產等方面可加強合作。 機械電子合作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是成都和綿陽的優勢產業,而一些東南亞國家對機電產品需求量較大,雙方合作潛力較大。這尤其體現在農機、家電產品、軟件、辦公設備等方面。 裝備制造合作產業。德陽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基地,東南亞一些國家正加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在電力成套裝備、油氣成套裝備、路橋成套裝備等重大裝備上,合作潛力巨大。 化學工業合作產業。成德綿地區化工產業以天然氣化工、鹽化工、化學制藥、石油化工等為主,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化工產業以橡膠化工和石油化工等為主,兩者可形成互補。 輕紡合作產業。越南、緬甸、老撾、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日用品工業較薄弱,對成德綿地區的紡織服裝產品、鞋、制革產品、陶瓷、紙張、家具等需求量較大。 交通、物流合作產業。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交通、物流設施較先進,運營、管理水平較高,成德綿地區應與其在物流基地的建設、打造品牌物流企業、培養物流人才等方面加強合作。 旅游合作產業。雙方各自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對對方游客都很有吸引力。尤其要在進一步吸引東南亞游客入境旅游上狠下功夫。 建筑合作產業。要鼓勵成德綿地區的大企業、大集團與廣大科研院所強強聯合,共同參與東南亞大型工程項目的投標及勘察設計咨詢監理市場的競爭。 勞務合作產業。成德綿地區和一些東南亞國家可在建筑、紡織縫紉、廚師、機械加工、電子裝配修理等方面加強人才交流與合作。要注重對外派勞務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實現外派勞務逐步向智力型、知識技術型、復合型方向發展。 金融合作產業。進一步吸引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戰略投資者,擴大金融市場,創新金融產品品種,建設西部資金洼地。 (省社科院對外開放(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 王小琪)【來源: 四川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