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視點:越南汽車市場現狀及發展
盡管越南汽車市場起步較晚,發展基礎薄弱,但越南革新開放以后,經濟發展迅速,汽車市場的成長速度也令人矚目。從2000年到2004年,越南國內汽車銷量平均增長率達到32.5%。越南政府對其國內汽車發展的前景持樂觀態度,據越工業部工業政策戰略研究院報告預測,至2010年越南國內汽車市場需求量將達到每年25.6萬輛,比2004年增長近4倍。越南交通運輸部預測,隨著其國內汽車需求的不斷增長,至2010年,越國內參加流通的車輛總數將達到129萬輛,2020年將進一步增長到280萬輛。
目前越南的汽車產業主要集中在兩大經濟區,各主要汽車廠商也選擇這兩大經濟區作為其生產基地:一是河內-太原-海防工業基地,二是胡志明市-同奈-平陽工業基地。這兩個工業基地交通便利,物流基礎好,附近區域人民收入較高,市場上有較高的消費能力,同時這兩個地區有許多傳統的大型國有機械企業,勞動力的技術基礎較好。
經過10余年的發展,越南國內汽車廠商共包括11家外資企業(合資企業),160多家本國企業。在這171家企業中,近20家主要從事汽車組裝生產,約20家主要生產汽車車身,60多家從事汽車零配件的生產和制造。
越南的11家外資企業合同總投資額達5.747億美元,截至2002年實際到位資金累計達到4.1985億美元,資金到位率達74%。11家企業設計總生產能力為14.82萬輛/年,2002年實際組裝量為2.85萬輛,實際產量僅為設計產量的19%。這11家外資企業自獲投資許可證至2002年共組裝汽車近7.84萬輛,總營業額實現18.32億美元,總利潤2441.3萬美元,上繳利稅3.06億美元,共雇傭勞動力3814人。2003年以來,有6家企業經營贏利,5家虧損,其中豐田(越南)公司利潤最大,累計2945.7萬美元。
除11家外資企業外,越南還有160家國內汽車企業,這些國內企業廠房、技術等軟硬件設施比較落后,主要業務范圍是汽車的維護和修理。目前僅有3家大型國有企業具備一定生產能力,僅有五一汽車機械廠開始自行生產和組裝24座以上的客車,主要用作國內的公交車。其余企業均從獨聯體或中國進口一類底盤進行組裝。
總體說來,越南國內汽車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還遠遠不能達到同外資企業抗衡的程度。
越南目前對設立外資汽車組裝公司采取限制的策略,但隨著越南申請加入WTO和參加中國-東盟自貿區談判進程的推進,越在這一領域的限制正在逐步放開。同時,越南為了促進其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大力鼓勵外資向汽車零部件生產領域投入。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