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石傘企加速國際市場攻伐
與此同時,東石傘企內銷步伐同樣不曾停歇,目前,各大傘企內銷渠道布局的骨架均已搭成。據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明年將是決定東石傘企實力此消彼長的關鍵一年。
歐盟設點
加速海外布局
12月14日,梅花傘業發出公告,擬與非關聯自然人張勇生、張小雅共同出資40萬英鎊設立梅花(英國)有限公司,其中,梅花傘業擬出資28萬英鎊,持有梅花(英國)有限公司70%的股權,張小雅和張勇生則分別持有梅花(英國)有限公司25%和5%的股權。
據悉,在2006年梅花傘業的五大主要外銷市場中,雖然歐盟市場位居第三,但在其外銷市場份額中只占據了13.76%比重,這一比重只有俄羅斯市場的一半還不到。梅花傘業副總經理、董秘鄭家耀認為,這一市場份額與歐盟市場巨大的消費能力極不相稱。
而此次,梅花傘業落子英國,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梅花傘業已對外界傳達出加大對歐盟市場的開拓力度的信號。對此,鄭家耀同樣表示,“英國子公司是梅花進軍歐盟市場一個跳板。”
在歐盟市場的開拓上,如何構建高效而可靠的銷售網絡顯得至關重要。此前,梅花傘業的海外銷售網絡雖然布局甚廣,但主要依賴經銷商,以子公司的形式布局英國,表明梅花已醞釀對外銷渠道動刀。
業內人士認為,梅花在英國子公司上的投入并不大,從這一點來看,應該帶有嘗試的意味。而借助海外華人對當地市場和消費習慣較為熟悉的特點,可以縮短與當地市場磨合的時間和成本,同時加強對終端的掌控和市場反應速度,這一模式一旦成功,梅花有可能加速這一模式在歐盟和其他地區推廣。
實際上,加速海外布局并非梅花的獨角戲,早在今年9月,東石兩大傘企鴻盛雨具和佳樂美洋傘就已聯手在烏克蘭設立辦事處,而東石傘企在海外市場的布局還將加速。據鴻盛雨具行政經理丁敬堂透露,各大傘企都在極力爭奪海外市場,鴻盛雨具已計劃明年在多個海外市場設立辦事處。
試水各種路徑
擴大內銷
在對外銷市場不離不棄的同時,作為東石傘業近來的熱點和轉型的主要方向,對內銷市場的開拓同樣不敢怠慢。
今年9月梅花傘業上市之初,根據其招股說明書顯示,梅花傘業在今年開始建立國內銷售體系,初步在北京、上海等17個重點城市完成了前期鋪貨,招股說明書的披露使梅花傘業長期藏在云霧之中的內銷戰略進度首度曝光,而其最新進展是內銷戰略部署將在年底全部完成。
除此之外,鴻盛雨具和雨絲夢同樣已完成了內銷渠道架構的搭建。據鴻盛雨具營銷部經理曾國棟介紹,早在今年7月,鴻盛雨具就對外發布了大規模招商公告,目前,國內銷售渠道的“骨架已經搭好,就差往里面填肉”。
在曾國棟看來,隨著各大傘企內銷布局的相繼完成,明年將是東石幾大傘企之間的一個分水嶺,目前,東石幾大傘企之間實力相當,而在內銷市場上的作為將直接關系到各企業之間實力的此消彼長,“骨架上的肉長得快不快、好不好,看事關企業今后幾年的走勢。”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各大傘企的內銷路徑開始出現分化。分歧的焦點集中在產品以何種渠道為主,以及如何迅速在國內市場龍頭天堂傘龐大而成熟的內銷網絡中打開缺口。
其中,雨絲夢一改以往的經銷商代理制,在廣東廣西試點以辦事處命名的直營模式,由辦事處來直接管控經銷商。而梅花和鴻盛均采用了經銷商的模式,梅花還借鑒鞋服的做法,舉辦訂貨會。
這種分歧也反映出了東石傘企在內銷市場上的困惑。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因為東石內銷產品普遍定位高端,類似天堂傘所倚重的大賣場與高端形象不甚相符,與形象相符的專賣店又需要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以東石傘企目前的國內品牌知名度來說,顯然還不具備獨立開設專賣店的品牌張力。“所以現在大家都還在嘗試,這個過程有可能會出現分歧,目前還很難斷定誰對誰錯。” 海峽都市報 陳惠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