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人民幣“破7” 服裝玩具鞋企出口遇冷
昨日(17日),廣交會進入開展第三日。按往屆經驗看,正是采購客商高峰期顯現的開始。然而記者昨日走訪流花路展館發現,以往廣交會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情景并未重現,有的參展商甚至閑來無聊在手提電腦前玩起了游戲。一位參展商嘆氣說,“慘淡!客商比往屆開展第一天還少。”
紡織服裝企業面臨“三率兩價”壓力
由于今年前兩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僅增長5.7%,紡織服裝出口大省廣東更首現負增長,業內一度彌漫著濃厚的“悲觀情緒”。當大家還來不及為三月出口的飆升五成而欣喜,4月初人民幣升值就一頭栽進了“6”時代,再次令紡織服裝外貿企業陷入憂慮。
李克國說,現在服裝紡織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三率兩價”:匯率、利率、出口退稅率,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價格。
為了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企業普遍通過簽訂短期合同、鎖定遠期匯率的辦法來解決。也有企業采取了縮短合同履行期的辦法。
以歐元或者其他貨幣代替美元結算,也是呼聲較高的解決辦法之一。但汕頭紡織品進出口公司的謝經理認為,歐元一樣有風險。
相比之下,提價也許是最直截了當的辦法。李克國“悄悄”告訴記者,本屆廣交會上他們的產品報價提高了15%,通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后一般以提價7%左右成交,而代價就是,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成。
但記者注意到,很多企業提價謹慎,幅度在3%到5%之間居多。
高志彥說,“對于提價,老客戶比較好接受,我們現在的策略就是先穩住老客戶,盡量避免客戶流失。但要讓客戶認識到中國制造提價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需要一段時間。”
杭州的吳女士也說,現在寧可少接單,也不愿意虧本做。“采購商在挑生產商,其實我們也在挑優質客商。”
廣東鞋企遭遇“反傾銷”困局
本屆廣交會上,同為廣東傳統出口商品的鞋類同樣遭遇“寒流”。東莞一家皮鞋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與采購商談判時盡量爭取用非美元貨幣結算,如果采購商堅持用美元結算,9月份交貨的要漲價7%左右,年底交貨的要漲價10%左右。
提價面臨兩難僵局
與直接漲價不同,簽訂保值協議也是不少制鞋企業比較青睞的做法。由于與采購商簽的都是長期貨物合同,交貨時間基本上都在秋季以后,因此,在談判時她們盡量爭取采購商的諒解,在合同中約定保值條款,按照當前的匯率進行遠期結算,從而鎖定風險。
受人民幣升值等諸種因素的影響,靠提高產品價格來緩解經營壓力已經成為許多制鞋企業迫不得已的選擇。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中小制鞋企業的議價能力依然薄弱,他們面臨這樣的僵局:不提價,則企業利潤將進一步萎縮甚至虧損;若提價,將面臨失去客戶的風險。
首季對歐盟出口量增價跌
據廣州海關統計,今年1季度,廣東出口鞋7.5億雙,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0.1%;價值23.2億美元,增長5.4%;其中對歐盟出口鞋1.2億雙,增長34.4%,價值3.7億美元,增長22.8%,但平均價格(下稱均價)為3.1美元/雙,下降8.7%。
在廣東鞋整體出口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對歐盟出口卻大幅增長,但出口單價持續下跌。一行業人士憂心忡忡地說,這種情況極易成為歐盟對我出口提起新反傾銷訴訟的導火線。
海關統計表明,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出口平均單價遠低于均價。1季度,私營企業出口均價僅為1.68美元/雙,不到總均價的60%;個體工商戶出口均價0.35美元/雙,不到總均價的五分之一。與上年同期相比,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出口均價分別下降15%和48%。
有關人士指出,上述兩類企業出口的鞋檔次低,附加值不高,占出口總量的55%,但價值僅占出口總值的28.9%。由于缺乏國際競爭力,只能依靠價格來競爭,競相壓價的后果除了進一步打壓自己的利潤空間外,也同時易引發歐盟提起反傾銷訴訟。
中國玩具將逐漸加大內銷比例
除了紡織服裝、鞋類之外,玩具也是在本次外貿寒冬中被“嚴重關注”的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之一。盡管廣交會的玩具展在展會二期舉行,但記者昨日聯系了幾名玩具展商發現,他們也沒閑著,早已“未雨綢繆”地張羅起來了。
今年首季廣東玩具對美出口下降6.3%
從黃埔海關獲悉,今年1季度,廣東省玩具出口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4.8%,增幅同比下降24.7個百分點。3月當月玩具出口3.4億美元,同比增長22.2%,扭轉了前兩個月的下滑趨勢。
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歐盟和香港,對這三地共出口玩具7.6億美元,合計占76%。其中對美國出口4.2億美元,下降6.3%;歐盟2.2億美元,增長28.1%;香港1.1億美元,下降23.9%。
海關人士分析,對美出口下降是廣東玩具出口增長緩慢的最直接原因。今年1季度,盡管對歐盟出口增長,但是廣東省玩具對最大市場美國出口下降6.3%,導致整體出口形勢嚴峻。
港粵聯手抵制美國玩具認證新方案
今年2月22日,美國玩具協會與美國國家標準協會共同宣布了一項新的玩具測試和安全認證系統計劃草案,這項計劃將進一步提高玩具進入美國市場的門檻,玩具企業出口美國的成本將上漲2到3成。對此,廣東省玩具企業已向有關部門反映了對草案的評論意見,并通過中國玩具協會提交給美方。
昨日,廣東省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卓明向記者證實,廣東與香港玩具協會將聯手抵制,對美方的提議表示異議。李卓明指出,美國方面提出的認證方案實際上是重復檢測,因為國內的3C認證標準已經對出口玩具進行了嚴格的認證,此舉只會增加企業的負擔。
外銷內銷“兩條腿走路”
為了分散風險,不少參加廣交會的玩具展商在做外銷的同時也希望轉供內銷市場。據廣東省玩具協會介紹,將于5月4日在廣州舉行的第20屆廣州國際玩具展覽會就是一個為廠家提供內銷和外銷兩種洽談機會的展會。
據主辦單位介紹,距開幕還有一個半月時,展位已提前爆滿,參展企業逾400家,一、二層展館面積共1.9萬平方米,較上年增長10%。
李卓明特別指出,廣州國際玩具展更加強調自主創新,屆時將有一大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品牌產品在展會上亮相。“只要能提高產品附加值、創立自主品牌,還是有得做的。現在企業即使艱難,只要挺過這兩三年,發展空間還是很大,價格一定會上去。”
蔡俊權正是既參加了廣交會、也參加了廣州玩具展的“雙料”參展商。他說,參加廣交會主要以拿國際訂單為主,而廣州玩具展更針對國內市場,目前他們的產品70%做外銷,但會逐漸加大內銷比例。來源: 南方日報網絡版
作者: 吳哲 李志軍 周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