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展業迎來“成長期” 內涵式增長趨勢明顯
《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2008)》藍皮書指出:“中國會展經濟正大踏步進入‘成長期’。會展經濟整體穩步發展,由外延式增長向內涵式增長演變趨勢明顯”。會展經濟素以國家經濟“晴雨表”和行業風向標著稱。2007年是中國會展經濟發展的關鍵之年,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日益臨近,成為推動和引領中國會展經濟發展的兩大引擎。
2007年中國經濟的增長為11.4%,是經濟增長連續超過10%的第五年。作為經濟貿易的平臺,會展經濟在這種強勁的經濟增長背景下自然也維持了較高的增長率。
以上海市的展覽項目數為例,2007年上海舉辦的各類展覽會共515個,比上年的466個增長了10.5%,總展出面積571.9萬㎡,比上年的479.5萬㎡增長了19.3%。其中國際展覽會項目309個,比上年增長了4.8%,總展出面積474.6萬㎡,比上年增長了9.5%。國內展覽會項目206個,比上年增長了20.5%,總展出面積97.3萬㎡,比上年增長了116%。北京、廣州等會展中心城市的展覽項目也大致保持了與總體經濟同步的發展態勢。省會城市的會展經濟發展盡管不平衡,但據不完全統計,展覽數目平均增長在7%。綜合分析,2007年中國展覽項目在2006年4000個的基礎上,各地舉辦規模以上的展會達4400個左右,增長率在10%。
綜合的會展經濟收入則在去年的基礎上有了長足的發展。以長春市為例,該市會展業項目總數不僅再次創歷史最高水平,而且增幅也是近年來最高的年份之一。全市共舉辦各類會展活動將達到192項,其中展覽78項,節、會、演、賽114項。實現會展業直接收入9.98億元,帶動其他相關產業收入92.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1%和17.5%。會展經濟的份額,約占全市國民經濟4.7個百分點。
經過改革開放29年以來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對外資以及民營企業開放會展業的“體制放松”增長因素已經基本得到有效釋放,展覽企業“爆發式”增長的年代已經結束,會議、節慶等新興會展內容有明顯的發展勢頭,也就是說,中國會展經濟正從單純的數量上的增長轉變為數量和質量一起提高。比如,上海市各類展覽會舉辦數量在2007年的增長為10.5%,而反映展會質量指標之一的總展出面積卻比2006年增長了19.3%。隨著各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在規范、指導產業發展的力度和廣度上的著力,會展相關市場已經逐步從無序走向有序,因此,中國會展經濟的發展從外延式擴張逐步向內涵式演變的趨勢在2007年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