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4月山東口岸肥料出口倍增
據青島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山東口岸肥料出口17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2倍;價值6.1億美元,增長4.9倍。
山東口岸肥料出口的主要特點為:以一般貿易出口為主。前4個月山東口岸一般貿易出口肥料151.7萬噸,增長2.7倍,占山東口岸肥料出口總量的86.2%。民營企業是肥料出口的主力,前4個月山東口岸私營企業肥料出口51.7萬噸,增長2.6倍。主要出口市場為東盟、印度和美國。其中對東盟出口45.5萬噸,同比增長5倍;對印度出口4..3萬噸,增長18.5倍;對美國出口27.9萬噸,增長4倍。主要出口品種是尿素。尿素是出口肥料的優勢品種,前4個月山東口岸尿素出口142.1萬噸,同比增長3.5倍,超過山東口岸肥料出口總量的8成。
海關人士分析表示,山東口岸肥料出口持續猛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方面由于全球肥料市場供應趨緊,價格快速增長,刺激國內肥料的出口。目前,國際市場氮肥、磷肥、鉀肥均處于供求緊張的狀態,刺激我國占有優勢的肥料品種尤其是化肥的出口。受全球能源價格快速增長的影響,歐美許多氮肥企業處于關停狀態,產量急劇萎縮;全球糧食庫存持續降低,加大了糧食生產的壓力,拉動化肥需求增長,使氮肥供應更加緊張;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磷肥生產國,為保障其本國供應,大幅減少了磷肥出口。此外,受硫磺及磷礦石供應不足的影響,其他主要磷肥生產國如俄羅斯、摩洛哥等國的磷肥產能增長緩慢;鉀肥生產由于處于高度壟斷狀態,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以色列、約旦6國的產量約占全球的88%,鉀肥生產商形成了統一的聯盟,人為造成全球鉀肥供應趨緊。
另一方面,國內氮肥、磷肥產能過剩,企業通過出口消耗過剩產能。我國氮肥在1997年就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到去年我國氮肥產量超過4200萬噸,而農業需求尚不足3100萬噸,除去工業需求的400萬噸左右,我國氮肥盈余已經達到600萬~700萬噸。今年以后我國仍將增加氮肥產能超過300萬噸,過剩壓力進一步加大。同樣,國內的磷肥也出現了產能過剩,去年我國磷肥產量超過1300噸,過剩200萬噸左右。
此外,由于國內對肥料價格執行嚴格控制,在國際市場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企業出口可獲得更大收益。長期以來我國為穩定市場價格,保障農民利益,對肥料價格實施嚴格控制,國內肥料市場價格相對穩定。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企業面臨著更大的經營壓力,因此企業更傾向于出口以賺取更多利潤。
肥料生產與農業密切相關,我國在肥料的生產流通環節采取了大量優惠措施,國產化肥等肥料品種具有明顯出口價格優勢。但肥料作為“兩高一資”產品,其大量出口意味著我國國內資源和能源的大量外流,今年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對肥料出口的調控力度,但仍未有效遏制出口猛增。海關有關人士建議進一步加大調控力度,保證國內供應,合理安排肥料的出口,促進國內肥料生產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在線國際商報